首页>

国庆长假西山游,探访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!

 编辑:网络  来源: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  时间:2022-09-27   浏览次数:156

 
 
 

      大凡名山必有石刻。桂平西山是桂东南罕见的花岗岩地质结构,经过了地壳的变动,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绝壁断崖,这就为墨客名流提供了“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”的绝好天地。

看山如观花,游山如读史

秀美的风景,精湛的书法

在饱览中国大好河山的同时

还能领略艺术的气息

热爱中国文化的你真该去看看  ↓


01.

畅岩

 

原作“畅喦(yán)”宋皇祐年间(公元1049 1053年)刻于李公祠南侧溪畔的一块巨石上。字体一米见下方,隶书。
据说,此石刻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他的弟子程颢、程颐于皇祐年间(公元1049-1053年),从龚州(平南)来浔州(桂平)游西山时所题。迄今已有 900多年的历史,是目前西山石刻中的最古者。

 

02.

西山

 

西山门额,选自龙华寺曹秀先《游西山记》,放大刻于西山门门额,楷书。

〔作者简介〕

曹秀先(生卒年不详),字芝田,号地山,江西南昌新建县港口人,清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任《清实录》、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,书法造诣颇高,乾隆皇曾御书“大手笔”三字相赠,以示嘉许。

 

03.

觉路

 

颜体楷书,苍劲。作者:(清)黄嘉晟,清光绪十五年(公元1889年)刻于龙华寺南侧的巨石上。佛经《南本涅槃经》有云:“佛者名觉,既自觉悟,复能觉他。”觉路,是可以得到觉悟之路的意思。

 

 

04.

乳泉

 

尺许见方的正楷书,笔划苍劲,雄浑,字体秀丽。清乾隆二十三年(公元1758年)刻于乳泉边的石壁上。
[作者简介〕
胡南藩,字植堂,江西星子县人,清乾隆进士。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六年(公元1752-1761年)任浔州知府。

 

 

05.

摩青

 

碧云石径的尽头、龙华寺下的一段陡直的石阶旁,在一块大石上刻着“摩青”二字,狂草,运笔一气呵成,刚劲有力,被誉为目前西山所有草书石刻中的交佼者。刻于清嘉庆十四年(公元1809年)。作者:佚名。

 

06.

揽胜

 

行书。1982年刻于龙华古寺侧、乳泉亭上边的石门上。
作者:释巨赞,四十年代龙华寺主持,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。

 

07.

思灵山

 

隶书,刻于龙华寺文昌阁前的石壁上,因年代久远,风雨侵蚀,作者姓名及题刻年月已无可可考。

 

08.

碧云天

 

清道光二十二年(公元1842年),刻于“碧云石径”的尽头,楷体行书,字体清逸秀丽,笔划雄浑洒脱,是西山石刻中的佼佼者。
作者:李少莲(生卒年不详)湖北景山人,清道光年间落藉桂平在西山脚筑屋为居,号“别有村”,与妻子崔娟娟合著《别有村诗钞》。

 

09.

吏隐洞

 

隶书,清道光二十三年(公元1843年),刻于吏隐洞洞口顶上,字体古朴秀丽,结构严谨。作者:张灏,清道光年间浔州知府,其它不详。

 

10.

别有天地

 

民国一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刻石于中山飞阁下的绝壁上,略带颜体的楷书,清秀刚劲,笔力雄浑,落款为“五月归客”,有道是“五岳归来不看山”。然而,这位南到衡山,北及恒山,东登泰山,西攀华山,中游嵩山,足迹遍五岳的归客,仍然来登游西山,并且发出了“别有天地”的感慨。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其对西山的偏爱和赞美。
(作者简介〕
郭凤岗(公元1892-1936年)字梧亭,桂平宣一里(今江口)人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,曾为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中校副团长。后归附新桂系李宗仁,任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混成旅旅部参谋,浔梧郁善后督办参谋兼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。后晋升至中将,1936年5月10日病逝乡间,终年44岁。通英、日两国文字、酷爱书法,造诣甚高。

 

11.

神仙峡

 

带草行书,刻于神仙峡南面入口的石壁上,笔力刚劲有力而又带点秀气。作者:释宽能,前洗石庵住持。

 

12.

姚翁岩

 

行草,刻于姚翁岩前的绝壁上。系近年所刻。
姚坦,字明白,宋代曹州济阴(今山东荷泽县)人,为人刚正不阿。据《宋史》和清乾隆版的《浔州府志》记载,北宋太平兴国初年(公元976年前后),姚坦任浔州知府,卓有惠政,盗息民安”。

 

13.

天地正气

 

草书,刻于姚翁岩南侧的“飞来石”上。这是一块如房屋大之巨石,三面悬空、一角着地,大有顷刻间呼啸向下滚落之势,被一巨樟兀然顶住,犹如顶天立地之威。石壁上的题书,笔划雄浑,气势磅薄。
(作者简介〕
陈锦辉,原藉福建,后迁台湾,1982年回大陆定居。1985年捐资修建西山如意亭。

 

14.

通天道

 

仿体狂草,刻于半山亭之上、观音岩庙之下一百二十级台阶顶侧的石壁上,近年所刻。三个字体如同空中飞舞的彩凤又像扶摇直上的蛟龙。游人瞧瞧这题书石刻,再看看眼前这条高、险、陡的一百二十级狭长的台阶,大有“登天”之感。

 

摩崖石刻
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,
还是名人书法的记录,
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。
同时,
这些不同年代、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,
或富于天然之意趣,
或体量巨大、气势恢弘,
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内涵。
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摩崖石刻之外
还有更多的诗词、对联等摩崖石刻等您来探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