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游记

我的家乡——桂平:诗意即人间烟火

 编辑:网络  来源: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  时间:2023-12-14   浏览次数:185


 

桂平:诗意即人间烟火

 

 

本文原载《三月三》汉文版2023年第2期

获“大美桂平”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  作者 卢悦宁

 
总有一些人会顾忌说出自己的来处。我是从来不会顾忌的,我甚至常常会主动说出“桂平”,对我的家乡津津乐道,颇感自豪。

北回归线公园

北回归线,这条只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到、地球上不会凭空出现的线。它所穿过的地方,我一厢情愿地相信都是天选的。每年总有那么一些时候,从这条线往北,是满目萧索的寒冬;往南,一片春意盎然,人们尽享丰沛的光照、热量和雨水。于是,这成了最好也最便利的自然科学普及教育:夏至日,到桂平市北回归线标志公园,可以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奇观。一种最朴素的地理现象,背后是黄赤交角的神秘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。立足此处,可以仰观宇宙之大,可以想见天地之阔,人所在的任何一处,都注定只能是个犄角旮旯。只能珍惜啊,珍惜,珍惜自己的所有。
 
对于家乡的物事,人人都如数家珍,却并不一定人人都珍视。人人都想超越现实,也都想去把诗和远方追寻。而事实上,并非远方才有诗意。


西山风光
蜿蜒的黔江、郁江、浔江在这座小城中交汇。记忆中,幼年的时光总是比现在富余,足够让我一次次在江边放风筝、看日落;足够父母带着我一次次乘坐轮船渡江,在天黑之前往返于江对岸更古老的乡下老屋和城里的家;也足够我们见证一座桥的奠基、崛起然后腾空跨江而过……忘了这些场景具体是在哪一条江,分别是在哪一条江,总之,我目之所及都是一些大风景、大意象;总之,桂平的江水和其他地方的江水一样滚滚向前,从不回头,让年幼时的我在无意识中见证盛大和永恒。尽管,这里只是一个于外人而言普普通通的小小县级市。
 
俯瞰桂平三江汇流

大藤峡的湍流、西山的佛性和禅意、金田村的历史风云……隐隐勾勒出八桂大地浔郁平原上这片丰饶地带的轮廓。我吹过来自大藤峡深处的寒风,那凛冽,分明裹挟着穿越时光而来的深刻真理。住在桂平的那些时日,我总感觉西山无处不在,仿佛推开任何一扇窗,都能看到它灰蓝的山体。那种远比莫兰迪蓝或克莱因蓝更有质感的颜色,召唤着我再次靠近它,去品尝乳泉井的水、洗石庵的斋菜和棋盘石的西山茶,去龙鳞松的树荫下歇息,去龙华古寺顶礼膜拜。踏足金田村太平天国起义旧址,脚下的黄土和小道旁的古树,默默记着 100 多年前发生的改变了这个古老国家历史进程的大事件。

大藤峡水利工程
对于一个喜欢细微事物的人,甚至只是一些平常的细节,也能唤起乡愁中的某些情愫。儿时记忆中,桂平那不长也不宽但洁净整齐的街道上曾开满红花羊蹄甲,那应该就是我受到的最初的美学教育了——美是纯粹,美是简约而不简单。后来,青春期的我在给喜欢听的电台节目写的听众来信中,洋洋洒洒地抒发了对久违的故园繁花的怀念。而其他的同龄人,不是在谈论去往大都会的新奇之旅,就是在分享当红明星的小道消息。一封封信被主持人带有磁性的烟熏嗓念出,我只觉得自己的文字有少许不合时宜,却不会为此感到羞怯。
西山乳泉古井
有什么好羞怯的呢?寻常巷陌里,一碗弥漫着热气与香味的正宗桂平风味猪脚粉,立马就能消弭人与人的隔阂或差异。都是凡夫俗子,谁能抵挡得了猪脚或猪脚筋的劲道、米粉的软糯和咸甜适中的汤水那种浓郁口感呢?

桂平猪脚粉
更不消说桂平特产八宝了。于是,我们一次次走在桂平旧城区的老路上,试吃一口“宏发祥”等老字号饼家生产的绿豆糕和糯米饼,尝出那份熟悉的细腻、齁甜和十足的用料,然后买上好几盒带回去,以此抵挡漫长的离乡岁月。再到农贸市场转一圈,找熟识的摊主买上几箱桂平腐竹,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车尾厢。


各地特色美食
  一下子吃不完,一定要在天放晴的时候晒一晒腐竹,一时间,黄灿灿的阳台上飘满家乡的味道,治愈而舒心。爱喝茶的父亲每天总要泡上一壶西山茶细细地品,其甘美其芳香,也很快征服了我。麻垌的荔枝也是每年都想吃的,这比那些声名远播的名牌荔枝更能抚慰我思乡的味蕾。罗秀米粉是我家厨房里常备的,地位相当于别人家里的挂面。这种米粉用料天然,却久煮不烂,不论是用高汤煮还是炒、焖,都不失风味。即使只是用清水煮,只放少许油盐,也能让人不断举箸,折服于这种小食的原汁原味。白酸糟、红酸糟,说不出谁比谁更让人上头,只知道不管是送白粥还是炒大肠,它们都是绝佳的调味品,向迷恋人间烟火的人们散发出刺激而熨帖的桂平味道。要是吃上火了也没关系,喝一杯在桂平随处可见的廿四味凉茶,顿感沁人心脾。

桂平西山茶
 
  最好的礼物也许不是越贵重越好,体贴地送上自己常年用着的好物,反而更见真情和真心,所以我喜欢把桂平的特产送给贵客和朋友。尽管这些特产的包装不像市面上一些产品那么精致、华美、高档,但我相信它们内在的品质十分讲究,会让收到礼物的人感受到我的用心。像那些美而不自知的人反而更见其美一样,桂平特产的美味有着引人进一步探寻的魅力。

罗秀米粉&绿豆饼

地理位置使这里的种种更接近邻近的粤文化,却又保留着自己的些微特质,比如桂平白话。大学的时候用乡音给家人打电话,同学在一旁听了,央求我一定要教她讲这样的话,“以后毕业了想去广东找工作,提前学粤语”。读研时在外省,我只是随意唱了一首带桂平口音的粤语歌,就“圈粉”了几个同学:“你唱得跟港星一样有味道呢。”桂平白话是我的母语,那么多年来,讲惯了母语的我,待之只是淡然。尽管它很动听,上扬的腔调、琅琅的韵律中有一点来自市井的慵懒、傲娇的味道,让我感到很亲切。我知道,即使操着相近的语言,桂平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太大,我辈仍需努力。

桂平动车站

好在近些年,桂平高铁站建起来了,方便桂平人更多地走出去看世界,更好地建设家园、回馈乡梓,让桂平进一步融入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;也方便更多人来到桂平这个山川秀美、人杰地灵之地旅游观光、投资创业。作为广西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,大藤峡水电枢纽工程已建成并投产。它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的水利枢纽,必将在促进桂平、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挥作用,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
桂平航道运输

从小就眷恋和深爱桂平,却还是为它的稍显落后和名不见经传而略感遗憾。长大后看的书、经历的事稍多了一些,才知道这样的遗憾其实并无必要。君不见,广西籍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日葵就是桂平人,浔郁平原的宽广和厚实孕育了他英勇无畏、爱国爱乡的崇高品格。他投身于火热的时代,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,传播革命火种,虽英年早逝,却光照后来人。君不见,中国核潜艇导弹发射装置总设计师、为研制“两弹一星”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魏乃文出生于桂平,并在桂平接受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教育。从桂平出发,他一步一个脚印,走上了以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的道路。君不见,中华民国副总统、代总统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也是桂平人,她既协助李宗仁的事业,又自立自强,曾身着戎装南征北战,热心慈善和福利事业……

 
革命烈士纪念碑

先贤可敬,乡亲亦可亲。走在如今生活的城市街头,或是旅游到其他地方,听到有人用桂平乡音说话时,总感到亲切,想上前去和乡亲攀谈一番。无意间回首注目,他们都长着相似的平和淡定的脸。曼德尔施塔姆这样回忆他的列宁格勒:“我回到我的城市,熟悉如眼泪,如静脉,如童年的腮腺炎。”而我想说,我回到我的桂平,看到乡亲们一如既往地在此安居乐业、繁衍生息,静脉里流淌着熟悉的、相似的液体。我在此处安度了美好温馨的童年,这样的福气足以治愈后来莫测的一生。每每回去,每每走在桂平的城镇和乡野,扑面而来的都是清新的气息,都是鲜活生动的面孔。我观察过那些年轻的或曾经年轻的桂平女子,她们小小的脸盘上透出伶俐,一言一语间则透出恰到好处的泼辣。我忍不住设想,若是一直在这里成长、生活,想必现在的我也会生成那样一副可爱的面孔吧。只是我去了更大更远的地方,学会了一些对自己并无用处的圆融,也学会了束手束脚,少了那份小地方的天性外放。

 

紫荆十八河

正如你我所看见的,精巧的高层楼房和众多错落的自建民房在这座小城中遥相呼应,共有一片星空。是的,桂平没有名楼旧宇,有的只是作为表象的些微陈旧、些微落拓,亦不像一些地方那样大兴土木营造仿古建筑,却自有分明的历史、当下和未来,自有昳丽的景致和朴实、坦荡的内在气质。

 

桂平老城区

从长居地乘高铁一路回桂平,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已足够短。再短,就不足以铺排我时而舒朗、时而绵密的乡愁了。再次从家乡出发,返回现居地,我所要经历的种种无不是人间烟火。而我要做的,就是在这人间烟火里发出行吟般的碎碎念。这碎碎念中,有我的往事与回想,以及早被提笔写好的未来。